根据奶牛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方法,可减少奶牛疫病的发生,延长奶牛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对提高奶牛养殖效益至关重要。奶牛科技入户办公室对不同阶段的奶牛饲养管理要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飨广大养殖从业者。
1 犊牛
哺乳期犊牛是指从刚出生到60日龄的小牛。饲养犊牛,饲喂必须做到5定,就是定时、定质、定量、定温、定人,新生犊牛出生后必须尽快吃到初乳,并要持续饲喂初乳3天以上。一周以后开始补饲,以促进瘤胃发育。保证犊牛有充足、新鲜、清洁、卫生的饮水,每头每天饮水量控制在5-8千克之间。另外,卫生要做到4勤,分别是勤打扫、勤换垫草、勤观察、勤消毒。犊牛的生活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宽敞、阳光充足、冬暖夏凉。哺乳期的犊牛需要做到一牛一栏,单独饲养,犊牛转出后要及时更换犊牛栏褥草,彻底消毒,犊牛舍每周消毒一次。犊牛出生后的第20到第30天这一期间,要给犊牛去角,用电烙铁或药物均可以。
犊牛断奶期是指犊牛从断奶到6月龄这一时期,此阶段是犊牛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饲养犊牛的营养来源主要依靠精饲料供给,随着月龄的增长应逐渐增加优质粗饲料的喂量,要选择优质干草、苜蓿供犊牛自由采食。4月龄前禁止饲喂青贮等发酵饲料。
2 青年牛
7至15月龄的青年牛饲喂日粮以粗饲料为主,适宜采取散放饲养,分群管理,保证充足新鲜的饲料供给。注意精饲料投放的均匀度。每头每天饲喂混合精料2-2.5千克,日粮粗蛋白水平达到13%-14%,选用中等质量的干草,培养青年牛的耐粗饲性能,增进瘤胃机能,干物质采食量每头每天应逐步达到8千克,保证青年母牛初情和性成熟。
饲喂16到18月龄的青年牛,日粮以中等质量的粗饲料为主,混合精料每头每天饲喂2.5千克,日粮粗蛋白水平达到12%,日粮干物质采食量每头每天控制在11-12千克,保证母牛体成熟,迎接配种。
3 育成牛
19月龄到预产前60天的育成牛,混合精料饲喂量每头每天为2.5-3千克,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2%-13%。
预产前60天到预产前21天的育成牛,日粮干物质采食量每头每天控制在10-11千克,以中等质量的粗饲料为主,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4%,混合精料每头每天3千克。
预产前21天到分娩这一时期的育成牛,日粮干物质采食量每头每天控制在10-11千克,日粮粗蛋白水平14.5%,混合精料每头每天4.5千克左右。
4 成年母牛
成年母牛进入妊娠后期一般在产犊前60天停止挤奶,这段时间称之为干奶期。干奶期奶牛的饲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营养状况较差的高产母牛应提高营养水平,从而达到中上等膘情。日粮以粗饲料为主,日粮干物质进食占体重的2%-2.5%,粗蛋白水平12%-13%,精粗饲料比为30:70,精饲料每头每天2.5-3千克。禁止饲喂冰冻、腐败变质的饲草饲料,预防流产。
围产期是指成年母牛分娩前后各15天的一段时间,产前15天属于围产前期,产后15天属于围产后期。围产前期的饲养管理日粮干物质占体重2.5%-3.0%,喂量:混合料2-5千克,青贮料15千克,干草4千克,补充微量元素及适量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E,并采用低钙饲养法,典型的低钙日粮一般是钙占日粮干物质的0.4%以下,钙磷比例为1:1。围产后期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饲料以优质干草为主,让奶牛自由采食,精料换成泌乳料,每千克日粮干物质含钙0.6%,磷0.3%,精粗料比为40:60,粗蛋白提高到17%,粗纤维不少于18%。
泌乳早期也就是成年母牛产后第16至第100天之间这一时期,在饲养方面,干物质采食量由占体重的2.5%-3.0%逐渐增加到3.5%以上。粗蛋白水平为16%-18%,磷0.45%,钙0.7%,加大饲料投喂,提供优质干草,保证高产奶牛每天3千克羊草,2千克苜蓿草的饲喂量。
泌乳中期,即母牛产后第101至第200天这一时期,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3.0%-3.2%,粗蛋白14%,粗纤维不少于17%,钙0.65%,磷0.35%,精粗料比为40:60。
泌乳后期,也就是母牛产后第201天到停奶阶段,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的3.0%左右,粗蛋白水平为13%,粗纤维不少于20%,钙0.55%,磷0.35%,精粗料比为30:70,这一阶段应以恢复牛只体况为主,加强管理,做好停奶准备工作,为下一个泌乳期打好基础。
当前,推行奶牛养殖标准化是转变奶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是奶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奶牛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发展的过程,只有在奶牛的每个生理阶段都做好饲养管理,奶牛生产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